安徽黃山藍天保衛戰方案(鍋爐相關)
1、繼續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。到2020年,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50.95萬噸,總量較2015年減少2.68萬噸,完成省下達的煤炭減量目標;對所有耗煤行業各類新建、改建、擴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消費等量置換或減量替代。對煤炭開采與洗選業、石油加工業、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、非金屬礦物制品業、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、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、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新增耗煤(電力行業除外),實施煤炭消費量1.5倍減量替代。非電行業新建項目,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純凝、抽凝燃煤電站。
2、實施“煤改氣”和“以電代煤”。加快寧國—黃山天然氣長輸管網建設,積極推進天然氣替代煤氣化工程,在保障民生的前提下,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建設天然氣熱點聯產、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替代燃煤機組,鼓勵燃煤設施實施煤改氣。結合區域和行業用能特點,積極推進工業生產、建筑供暖供冷、交通運輸、農業生產、居民生活五大領域實施“以電代煤”,著力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。
3、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。加大燃煤小鍋爐淘汰力度。鞏固燃煤鍋爐淘汰成果,建成區、禁燃區基本淘汰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及茶水爐、經營性爐灶、儲糧烘干設備等燃煤設施;2019年底前基本淘汰非建成區內工業園區的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;2020年底前每小時35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全面清零;不再新建每小時35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。2020年底前,每小時3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(燃煤電廠鍋爐除外)全部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;每小時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。燃氣鍋爐基本完成低氮改造;城市建成區生物質鍋爐實施超低排放改造。
4、加強散煤治理。全面落實《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》和鍋爐燃煤技術標準,做好散煤使用現狀調查,制定散煤治理實施方案。擴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,逐步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近郊。禁燃區內禁止使用散煤等高污染燃料,逐步實現無煤化。逐步削減分散用煤和劣質煤使用比例,大力推廣優質型煤和新型爐具,提高燃燒效率。
5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繼續實施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。健全節能標準體系,大力開發、推廣節能高效技術和產品,實現重點用能行業、設備節能標準全覆蓋。新建煤耗項目單位產品(產值)能耗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因地制宜提高建筑節能標準,加大綠色建筑推廣力度。
6、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。大力發展光伏發電,大力推廣廠房、公共建筑等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,穩妥推進風電建設。鼓勵發展固體成型燃料、生物天然氣等生物質燃料。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,推廣熱泵系統、冷熱聯供等技術應用,擴大地熱能和空氣能利用。
7、開展秋冬季攻堅行動。制定并實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,以減少重污染天氣為著力點,狠抓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,聚焦重點領域,將攻堅目標、任務措施分解落實到各部門。各區縣(園區)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,督促企業制定落實措施。
8、開展工業爐窯治理專項行動。制定工業爐窯綜合整治實施方案。開展拉網式排查,建立各類工業爐窯管理清單。嚴格執行行業規范及環保、能耗等標準。加大不達標工業爐窯淘汰力度,加快淘汰中小型煤氣發生爐。鼓勵工業爐窯使用電、天然氣等清潔能源。將工業爐窯治理作為環保強化督查重點任務,凡未列入清單的工業爐窯均納入秋冬季錯峰生產方案。